Skip to content

曼彻斯特编码

引言

在网络通信的世界里,数据的传输是基础。而如何将数据高效、准确地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,一直是工程师们研究的重点。今天,我们要聊的是一种经典的编码方式——曼彻斯特编码(Manchester Encoding)。如今也是网络规划师考试中的考点。

NRZ 不归零编码:最初的信号用高低电平跳变表示

在数字通信早期,工程师们使用简单的电平信号来表示数据。比如,高电平(High)代表“1”,低电平(Low)代表“0”。这种方式看似简单,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:时钟同步

TIP

白话文解释时钟同步问题:想象你在打拍子,每次打一下代表一个数据比特。打一下代表1,不打代表0。如果每一拍都清楚无误,别人可以听出你的节奏,知道你是 1 还是 0。

但是如果你连续多个“1”或者“0”,比如这样 “111000”别人就只能听到连续的声音或者连续的静默,这时就很容易搞混,拍子没法同步了

曼彻斯特编码的诞生

为了解决时钟同步的问题,曼彻斯特编码应运而生。它的核心思想是:在每个比特的中间引入一次电平跳变(它在每个比特中间强制“打一次拍子”!)。具体来说:

TIP

曼彻斯特编码可以根据标准不同而变化,不同场景可能采用不同定义并非固定。IEEE 802.3 以太网标准中常用的曼彻斯特编码如下。

  • 以太网 IEEE 802.3 曼彻斯特编码规则:通过这种方式,每个比特的传输都自带一次电平跳变,接收端可以通过检测这些跳变来同步时钟,从而准确地解码数据。

    • “1”: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代表1
    • “0”: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代表0

举个“🌰”

下图展示了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传输示例,同时对比了不同标准的曼彻斯特编码(G. E. Thomas 版本 和 IEEE 802.3 版本)。图中还包含了 Clock(时钟信号)和 Data(原始数据)的波形。Clock 是辅助 Data 解析NRZ 编码内容。

  • Data(原始数据)

    • 原始数据的波形,表示传输内容 10100111001
    • 数据用简单的高电平(1)和低电平(0)表示。
  • 曼彻斯特编码表示:分别用两种版本表示了 10100111001

    • G. E. Thomas 版本
      • 1:高电平 → 低电平
      • 0:低电平 → 高电平
    • IEEE 802.3 版本
      • 1:低电平 → 高电平
      • 0:高电平 → 低电平

Manchester编码

曼彻斯特编码优缺点

  • 优点

    1. 自同步:曼彻斯特编码优势在于它自带时钟信息,接收端可以通过电平跳变来同步时钟。
    2. 抗干扰能力强:由于每个比特都有电平跳变,即使传输过程中出现干扰,接收端也能通过跳变来恢复数据。
    3. 简单易实现: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简单,硬件实现相对容易,因此在早期的网络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  • 缺点

    1. 带宽利用率低:由于每个比特都需要一次电平跳变,曼彻斯特编码的带宽利用率较低。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带宽下,曼彻斯特编码传输的数据量较少。

    2. 不适合高速传输: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,曼彻斯特编码的效率问题变得更加明显。因此,在现代高速网络中,曼彻斯特编码逐渐被更高效的编码方式所取代。

曼彻斯特编码在网络规划师考试中的重要性

对于网络规划师考试来说,曼彻斯特编码是一个重要的考点。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点:

  1. 编码原理:理解曼彻斯特编码的基本原理,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出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。

  2. 同步机制:理解曼彻斯特编码如何通过电平跳变实现时钟同步。

  3. 优缺点分析:能够分析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缺点,并理解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场景。

  4. 与其他编码方式的对比:了解曼彻斯特编码与其他编码方式(如差分曼彻斯特编码、NRZ编码等)的区别和适用场景。

结语

曼彻斯特编码虽然已经不再是主流编码方式,但它在网络通信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。除了曼彻斯特编码还有差分曼彻斯特编码MLT-3编码需要考生学习了解,最后希望读者能更好理解曼彻斯特编码,并在网络规划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!